聯絡我們
》寶石知識 夜明珠的新技術應用 2017-09-06
  • RAMAN(UID-G6 Dual)檢測該圓球的外部結構材質為方解石(藍線);另外該人工填補處測得樹脂反應(紅線)。
  • 磷光測試將該物件移至暗黑環境後,仍具有強烈的發光現象。
  • 球體之雕刻圖騰附近有填補過的痕跡,將該填補處放大觀察可見樹脂與球體之間的色差以及許多小氣泡。
 寶石的光學特性往往也造就了它的另類價值,例如現象石:星光、貓眼、變色、遊彩變化等等,有些是來自寶石與光線互動所形成的特殊光學效應,而有些則是來自寶石自身結構的內含物。此外,螢光(Fluorescence)與磷光 (Phosphorescence)一樣可能造就出寶石的光學魅力;螢光必須是物質受光線照射吸收能量後,以物質本身特性的能階將光線釋放出來。當釋放出的光線在可見光範圍,便是我們眼中所見到的螢光;而當沒有光線照射時,便沒有光線激發出來,若激發源除去後,物質仍可繼續發光則稱為磷光。過去曾報導過有關中國古老神秘傳說中的發光石,即市場俗稱的廣義夜明珠,有些來自於寶石本身的螢光或磷光現象,但也有很多是藉由人工處理來製造出它的發光特性。本中心鑑定的這顆號稱「夜明珠」之球狀物,即強調自身所具備的特殊發光性。
 
發光球雕刻紋內藏玄機
 這顆球狀的鑑定物重約796.71克拉、直徑約4.8公分,帶有油脂光澤的白色,局部表面經過雕刻且在刻紋塗上一層金色顏料;常規鑑定得到的折射值約為1.59(spot)、淨水法測得比重約為2.66,其材質確認為方解石。
 
 從該物件的發光現象來分析,發光源是來自於寶石的內部,但可明顯觀察到它由內向外發光的特性,並不同於磷光吸收激發源後自體發光的現象;尤其當發光效應慢慢遞減時,更可以清楚看到最後消失的發光源頭來自球體核心,這種發光現象顯然與正常的螢光或磷光反應不同。
 
 從顯微鏡放大觀察球體結構後發現,其雕刻圖騰附近有填補過的痕跡,再從這填補處放大觀察可以看到樹脂與球體之間的色差以及許多小氣泡。了解這樣的結構關係後,再一次觀察測試它的「發光」效果時,可以留意到該樹脂填補處的亮度異常高於其它球體部位。
 
夜明珠仿造技術層出不窮
 本案例物件的外表結構為方解石材質,從EDXRF分析得到表面主要化學成分為鈣Ca(98-99%),其它次要化學組成中未偵測到任何銪(Eu)、鏑(Dy)、釹(Nd)等可造成發光現象的稀土元素,故能得知該球體的外表結構並不具發光特性,其發光源是來自被加工過的球體內部。
 
 本文案例所使用的處理技術是採用注入發光物質於寶石內部,再將處理後的洞口填補輔以刻紋修飾,讓寶石具有類似磷光反應的發光效果,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別於過去的處理發光球,值得密切留意。
 
(本篇重點節錄自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發表於美國GIA G&G 2017 Spring雜誌刊登內容。)
 
撰文/賴泰安、游宗錚.圖片提供/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