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產業動態 起舞弄清影—古物覓語 2018-06-19
  • 南宋金簾梳,貴婦裝飾品。
  • 遼金雙龍鎏金帶版。
  • 宋末元初各式金釵。
  • 高仿霞帔墜子。
  • 包金的金鋂,春秋至西漢時期,馬具穿帶飾物。
 醉心於古物收藏的人士,除了是品味歲月光影外,應是有個古老的靈魂,居無定所,在天地間冥思,游離於方外之間,殷勤地與文物對話。
 
歲月身影 心情驛動 是收藏光陰的黑匣子
 為什麼古玩會形成財富象徵,收藏會產生巨大魅力?解析有二:收藏帶來文化層面的精神享受和藝術熏陶,再者就是人們運用稀有性,投資增值,達到資產累積的功能。
 
收藏界玩家 資歷與經驗擁有話語權
 在重慶的文化界,收藏是一種嗜好,更是自由交易的財物。訪談古董玩家王濤對於古物市場景況,現身說法。
 
問:重慶或說中國的古玩市場,現今的交易情況如何?活絡或是沉寂?
答:近年經濟大環境很差,鬧錢荒,古玩市場的表現,更為突顯,呈現兩極化,一是古玩垃圾好賣,跟風的多,市場上股票、房產投資都不景氣,所以都投入到這個領域,但這類人專業知識差。二是高檔藝術品,投資機構及大行家趨之若鶩,今年行情最差的是一些平民收藏的藝術品,價格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受錢荒影響最嚴重。
 
問:珠寶類的古玩,市場行情表現力如何?
答:東西方的珠寶類文物等級一向很高,特別是元朝以前的,目前價格表現一般,或許有投資者吸貨,故意打壓價格。正因為文物等級高,所以這類玩家也比較謹慎,掌握大權的執政者一方面提倡大眾收藏,一方面真正的藝術品在法規上管理嚴格,讓人無所適從。正負兩極,或許這也是價格上不去的原因吧。
 
問:珍奇古玩,除了來自傳家,有些則來自非法盜墓,這個風氣還存在嗎?
答:古玩來歷,所謂傳家基本是扯淡,5、60年代收繳,6、70年代打砸,還剩下些什麼?作為古藝術品,多數來自這幾十年的城市建設所挖掘的古物,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盜墓,但盜墓行為,不提倡、不參與、不買賣。盜墓物件其實多數被弄到國外,然後出口轉內銷,讓它有個合法身分。最近,據說地下又出了只南宋的霞帔墜子和耳環,幾千塊一克,可說是非常昂貴。
 
問:好奇怪的計價方式,克?不是算「件」?那通常一件中型珠寶古物,以克計價,成交價大概多少?
答:幾萬到十來萬人民幣,因為古代首飾做得都輕,以霞帔墜子為例,古代的就18至21克,新仿的達到36至40克,現代工藝做不了那麼薄。不過,新仿的多,雖是真金白銀,但是工藝不如古人細緻。
 
問:新的等同現代金價,市場沒這麼貴,但要賣幾千元一克?
答:關鍵是賣家不可能按金價買賣,如果7、800一克,那是忽悠那些貪便宜的人。市場以新貨當老貨賣,忽悠貪便宜的新手,價貴了是較難出手。
 
文/徐樂眉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