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寶石知識 從DiamondView看祖母綠的填充結構 2019-01-18
  • 此顆祖母綠肉眼下可見雲霧狀的白色內含物。
  • 顯微鏡結構觀察發現該祖母綠的縫隙中具有外來物殘留。
  • 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得到環氧樹脂的主要吸收峰,顯示該優化處理主要以環氧樹脂為主的混合物。
  • 圖片中藍色部份即為其填充物所分佈的部位,幾乎沿著大小縫隙貫穿整顆祖母綠。
一般市場上在買賣祖母綠時,除了產區之外,縫隙中外來物殘留量的多寡也是客戶關心的所在。因而對於祖母綠的內部結構檢查也是重要的程序之一,畢竟這關係著其市場價值和其他潛在可能的處理方式。
 
填充物在光譜的數據分析與真實的圖像感受
客戶所委託鑑定的寶石重量約為16.15克拉,尺寸約為16.80x14.07x9.48mm的祖母綠型切割寶石,外觀顏色淺至中度綠色,肉眼可見雲霧狀的白色內含物。常規鑑定得到的折射率約為1.570-1.575、比重約2.66,還具有天然內含物如二相物、三相物、液狀物等,這些常規分析之數據與紅外光譜、拉曼光譜之分析結果一致,確認為天然祖母綠無虞。而從顯微鏡結構觀察上也發現該祖母綠的縫隙中具有外來物殘留,在轉動寶石的同時會有藍色閃光,其面積分散不小,在縫隙裡可以發現許多被壓扁的填充物。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填充物的本質,因此以紅外光譜來進行分析。
 
從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得到3061,3040,2965,2930,2870cm-1環氧樹脂的主要吸收峰,顯示該優化處理的填充物是環氧樹脂為主的混合物,這個結論也與先前已報導文獻的泛藍色閃光為環氧樹脂之特性符合。過去寶石鑑定師在鑑定這些殘留物的本質時,可以透過紅外線與拉曼光譜來分析,這些分析數據對於有經驗的寶石鑑定師而言並非難事,而今日我們以DiamondView來輔助觀察這顆經過環氧樹脂混合物優化之祖母綠,確實從畫面上得到視覺上的佐證。
 
從DiamondView Visible光源下進行觀察,我們切入幾處結構縫隙比較嚴重的角度,然後再切換至UV Light模式之下,在這個光源下可以更清楚地看見祖母綠縫隙裡的環氧樹脂混合填充物之分佈,圖片中藍色部份即為其填充物所分佈的部位,幾乎沿著大小縫隙貫穿整顆祖母綠;縫隙嚴重處其填充物的量也相對殘留較多,這個現象在DiamondView UV Light的呈現更為明顯。過去對於祖母綠的優化處理鑑定,主要以常規鑑定與光譜分析為主,隨著新科技的應用,例如DiamondView可以提供鑑定者更多不同角度的參考。
 
撰文/賴泰安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寶石鑑定講師、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負責人;游宗錚 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主任
圖片提供/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
※本篇重點節錄自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發表於美國GIA G&G 2018 Winter
雜誌刊登內容。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87。)
 一般市場上在買賣祖母綠時,除了產區之外,縫隙中外來物殘留量的多寡也是客戶關心的所在。因而對於祖母綠的內部結構檢查也是重要的程序之一,畢竟這關係著其市場價值和其他潛在可能的處理方式。
 
填充物在光譜的數據分析與真實的圖像感受
 客戶所委託鑑定的寶石重量約為16.15克拉,尺寸約為16.80x14.07x9.48mm的祖母綠型切割寶石,外觀顏色淺至中度綠色,肉眼可見雲霧狀的白色內含物。常規鑑定得到的折射率約為1.570-1.575、比重約2.66,還具有天然內含物如二相物、三相物、液狀物等,這些常規分析之數據與紅外光譜、拉曼光譜之分析結果一致,確認為天然祖母綠無虞。而從顯微鏡結構觀察上也發現該祖母綠的縫隙中具有外來物殘留,在轉動寶石的同時會有藍色閃光,其面積分散不小,在縫隙裡可以發現許多被壓扁的填充物。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填充物的本質,因此以紅外光譜來進行分析。
 
 從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得到3061,3040,2965,2930,2870cm-1環氧樹脂的主要吸收峰,顯示該優化處理的填充物是環氧樹脂為主的混合物,這個結論也與先前已報導文獻的泛藍色閃光為環氧樹脂之特性符合。過去寶石鑑定師在鑑定這些殘留物的本質時,可以透過紅外線與拉曼光譜來分析,這些分析數據對於有經驗的寶石鑑定師而言並非難事,而今日我們以DiamondView來輔助觀察這顆經過環氧樹脂混合物優化之祖母綠,確實從畫面上得到視覺上的佐證。
 
 從DiamondView Visible光源下進行觀察,我們切入幾處結構縫隙比較嚴重的角度,然後再切換至UV Light模式之下,在這個光源下可以更清楚地看見祖母綠縫隙裡的環氧樹脂混合填充物之分佈,圖片中藍色部份即為其填充物所分佈的部位,幾乎沿著大小縫隙貫穿整顆祖母綠;縫隙嚴重處其填充物的量也相對殘留較多,這個現象在DiamondView UV Light的呈現更為明顯。過去對於祖母綠的優化處理鑑定,主要以常規鑑定與光譜分析為主,隨著新科技的應用,例如DiamondView可以提供鑑定者更多不同角度的參考。
 
※本篇重點節錄自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發表於美國GIA G&G 2018 Winter雜誌刊登內容。
 
撰文/賴泰安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寶石鑑定講師、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負責人
         游宗錚 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主任
圖片提供/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