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探訪寶石之島-斯里蘭卡
2016-01-30
本次參訪團員在獅子岩前留影。
在貝陸瓦拉,通常於舒適的辦公室內看貨。
庫魯瓦提藍寶石礦區。
礦坑使用簡易的升降梯設備。
在拉那普拉的市中心路邊,被寶石商人圍繞。
團員們正欣賞逾百克拉的天然黃寶石。
貝陸瓦拉的寶石市場,寶石批發商人準備交易。

 繼2014年緬甸莫谷之旅,GIA台灣校友會2015年再度組團拜訪知名寶石國度-斯里蘭卡,一行15人於十月底前往位於印度洋上的小島,在當地Ceylon Fine Gems寶石公司熱情的邀請之下,體驗了一趟道地、深入且美好的知性旅程。

有緣千里,受到錫蘭式的歡迎
 行程的第一天,我們先到CFG公司總部拜訪;CFG專營斯里蘭卡產的高檔寶石如藍寶與黃寶,與許多礦區有合夥關係,亦有專屬切磨工廠。他們向我們展示幾件新出爐的大寶石,包括兩件超過一百克拉的稀有珍品-鮮黃色無燒黃寶石與藍寶星石,並大方的讓團員們就近欣賞,親手感受自然奇蹟,令人大呼過癮。

 老闆米爾福近年來於斯里蘭卡大力推廣寶石教學,在協助開設寶石學院之餘,更在2015年9月起引進具高國際水準的亞洲寶石研究院(AIGS)與蓮花寶石鑑定中心(Lotus),在可倫坡設立收件辦公室,服務在地的寶石業者與消費者。

古老國際港都-貝陸瓦拉
 我們緊接著往西南方前進,目的地是緊鄰海岸線的貝陸瓦拉。

 貝陸瓦拉是個歷史悠久的老港口,在一千多年前就有阿拉伯人漂洋過海前來從事貿易活動,並開始移民、與在地人通婚成家。當時斯里蘭卡熱門的出口貨品是香料肉桂、大象與象牙、還有島上內陸出產的各類寶石。
 現在,它的國際商港風采已完全褪去,回歸成自給自足的小漁村,但豐富的人文歷史卻存活下來,讓貝陸瓦拉自然而然的變成了刻面寶石交易中心。而直到今天,當地的寶石商人幾乎全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後裔,將祖先開拓的事業延續,並發揚光大。

平和安全的寶石市場
 看到「寶石市場」這四個字,您腦中不知道會浮現那一種畫面?在貝陸瓦拉,寶石市場不是眾多攤位在街上擺設,買家多半是在有空調、採光明亮且設備齊全的出租辦公室內挑貨,而且能配有管理人幫忙維持秩序與紀錄交易明細,十分的舒適,甚至可用享受來形容。

 納林告訴我們說,這裡的寶石商人圈不大,幾乎都是相同信仰的穆斯林人,靠著不成文的交易道德潛規則自律,如果有詐欺等不良行為者,很快的就會被同行驅逐。我們體驗的結果也的確如此,在這裡採購寶石,可感覺到賣家的專業和誠信,不怕被惡意詐騙而買到仿品假貨,或是用無燒藍寶的金額買到二度燒產品的窘狀,頂多就是買得太貴,端看您個人的議價本事了。

 還有一點十分令人佩服:在寶石市場街上,看著滿街的買賣熱潮,人人身上想必都有些貴重寶物與現金,卻不見任何武裝保全人員巡邏站崗;在交易辦公室內,桌上隨時都灑著分屬不同賣家的多顆寶石,商品也不分貴賤包裝清一色都是白色紙包,但沒人擔心會被掉包或竊取,彷彿進入孔子所言「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的理想境界。

田園間的礦區
 第四天的行程是前往內陸高地城市拉那普拉(Ratnapura)。拉那普拉在僧迦羅語中就是「寶石之城」的意思。這是斯里蘭卡最重要寶石礦區的中心,附近有數十個活躍的採礦地點。當沖積的河床礦區中淘不出夠份量的寶石後,人們開始盤算在地百年茶園或稻田地表下僅約5~40公尺深處的寶石礦脈層。納林表示,斯里蘭卡政府對於開採寶石的政策頗為嚴格,不允許大片土地任意被交易買賣,也不准採礦業者使用機械機具大規模的快速挖礦。所以這裡的寶石礦坑,許多是採礦公司與政府或農家租地,並承諾在約滿還地前要將挖出的礦土回填坑內,並恢復環境原貌。

文.圖/陳逸駿 GIA G.G.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69。)

延伸閱讀
TEL:886-2-2747-7749 │ 台灣台北市永吉路302號5樓之3
Copyright © 珠寶世界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