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日本最美的收藏 京都瑞鳳堂
2017-09-25
京都瑞鳳堂各式各樣的銀壺。
關谷四郎先生。
藝術銀壺(水波紋),售價NT$68萬元。
霰形紋壺。
手工銀壺製作過程。
各種不同型號的槌具。
 京都瑞鳳堂所創作的銀壺,有著「日本最美的銀壺的美譽」。它是目前世界僅存,真正自銀片開始搥擊敲打而後成形的銀壺。
 
 堂內的金工藝術大師「雲雄先生」,師承於人間國寶關谷四郎,是關谷四郎先生唯一的銀壺藝術之金工傳人,現今也如同師父一樣活躍並得獎無數。
 
雲雄先生。
 
 
生活中的藝術品
 京都瑞鳳堂作品能夠來到台灣,瑞壽藝廊是重要的推手,因此筆者來到瑞壽藝廊,並恰巧遇到來訪的京都瑞鳳堂代表。瑞壽藝廊為了將日本的審美意識與生活智慧傳達給國人,努力尋訪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創作,最後遇見了京都瑞鳳堂的銀壺。
 
 京都瑞鳳堂主要從事金、銀、銅、鐵、錫的金工創作,創業至今已有120年歷史,仍保留最傳統的製作手法,就連使用的工具也是自明治時代延續至今。
 
純手工銀壺的特色及仿品區別
 京都瑞鳳堂的銀壺堅持全手工製作,壺體以一塊銀板慢慢敲打成型,全無熔接、灌模。過程中必須將銀片不斷反覆加熱後搥打、延伸。不僅要留意厚度均一,更要拿捏各個細部的搥打力道,以及彎曲連接處的成形處理,加上需要用不同型號的槌子,敲打出精緻複雜的紋路,因此一只壺的製作期相當漫長,甚至得耗一年以上時間。
 
 然而現今銀壺業者,以機器開模卻謊稱手製。這些工業生產壺,採用雷射雕刻後,也有「立體表現」,初次接觸銀壺的消費者,很可能會被其華麗的外表給迷惑而誤買。
 
 京都瑞鳳堂代表提醒辨別方法:「手工壺的紋路是以人手進行敲打,敲擊位置錯落,敲擊紋理當會重疊,因此若是槌目的大小、間距一致,紋路表現呆版僵硬,就能確認不是出自手工了。」
 
 了解日本金工藝術歷史,也可避免被誇張的介紹詞矇騙。日本金工藝術原本運用於武士刀的裝飾,但1876年明治政府頒布了「廢刀令」,金屬工藝產業只得轉往民生用品發展。若是銀壺的介紹詞是寫「傳承自江戶時代」,便有錯誤,因銀壺是幕末明治時期才開始發展。
 
台灣巡迴展即將展開,敬請密切留意瑞壽藝廊FB與官網公布的活動訊息。
 
撰文/魏心妍.圖片提供/京都瑞鳳堂(日本)、瑞壽藝廊(台灣總代理)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79)
延伸閱讀
TEL:886-2-2747-7749 │ 台灣台北市永吉路302號5樓之3
Copyright © 珠寶世界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