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首頁 » 特寫 Feature » 人物 People » 寶石泰斗 Henry A. Hänni,一生致力寶石學

寶石泰斗 Henry A. Hänni,一生致力寶石學

杜 雨潔

亨利.漢尼在他家陽台。用曲柄啟動盒子上的那群哥兒們鑿著岩石,小人兒們代表學生,也象徵著他邊做邊學的精神。

Henry A. Hänni亨利.漢尼和寶石就如同風總是伴著海,屬於彼此。

這一位身型高挑又清風瘦骨的寶石學教授,以有色寶石和珍珠方面在世界上名聞遐邇的專家,2015年1月度過了他七十歲的生日,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和理由來為這位傑出的科學家、教師和作家做進一步的專訪報導。

「我還在等待老後歸屬的那份寧靜,到那時,我將不再對任何寶石學相關的主題感到興奮或發表意見。」住在近瑞士巴塞爾城區的亨利.漢尼娓娓道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別人,或許「表面上」可以相信他是一個在充滿寶石和珍珠話題中還能夠保持冷靜的人。寶石是漢尼生活的全部。他經歷過兩次婚姻,然而他對大地珍寶的迷戀似乎推著他渡到另一個境界;「我整個人的核心就是寶石學,我經常想出新的課題,對寶石和珍珠進行實驗研究。」他說。當珠寶展時自己更是盯在展位櫥窗前不停掃瞄,而且總是能找到新鮮有趣的物件,以擴展自己的知識。

「去年九月我無意中發現新一代的二層石,仿製市場上流行的一種天然寶石。它們的完美做工令人印象深刻,我還為它做了完整的化學成分分析。廠商明確的以二層石製品來銷售,所以不會造成任何市場上寶石辦別真假的問題。畢竟,並非人人都能付擔得起真品。」不久,即在商貿雜誌裡出現此種新材料的相關報導。

接觸寶石的初體驗

亨利.漢尼在巴塞爾長大,青少年學生階段曾當過巴塞爾大學礦物學研究所的工程助理,主要負責生產製作岩相學專用的岩石薄片,那是個相當繁複的工作。「藉此我學到了許多實際操作的技能,特別是專為石頭工作。這些經驗的累積,至今我仍然覺得受益良多。」

2013年在蘇黎世教授珠寶學。

就這樣,從這些方面的接觸,這位年輕人對石頭的熱情和著迷的程度是與日俱增。他渴望學習地球科學的求知慾驅使他,開始夜間課程的進修以取得大學入學資格。剛開始漢尼打算成為一個野外地質學家(field geologist),選修了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和礦物學。他參與了格陵蘭島一項極棒的地調活動,然而這個需要在凍土上搭營地的特殊研究活動,毀掉了他的一個腎臟,因此,不得不放棄成為野外地質學家的念頭。他開始集中在礦物學和寶石學的領域,持續在礦物研究所擔任技師的職位長達29年,同時兼職進而成為寶石和珍珠方面的專家學人。

1980年,他獲得了自然科學的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專題為《阿爾卑斯山綠柱石其礦脈產狀之礦物學及礦物化學成份分析》(Mineralogy and mineral chemistry of beryls from alpine fissure occurrences);他頂著博士學位,經由已故的寶石學家喬治.寶夏院長George Bosshart大力推薦,開始在蘇黎世的SSEF瑞士珠寶研究院當一位科學家和寶石鑑定師。

2013年在巴塞爾大學親自切磨寶石以做為研究之用。
1990年漢尼成為SSEF的院長,四年後將實驗室搬移到現在的巴塞爾Basel新址,SSEF也漸漸繁榮起來,實驗室的經營不僅能夠生存,更不斷累積寶石學的經驗,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科學儀器的應用研發和持續訓練新的成員,並經由參加國際珠寶商貿展會,實際提升了知名度,還接觸到更多的委託客戶,實驗室獲得更高的認可及國際公信力,也讓更多卓越的拍賣公司採用SSEF的珠寶和寶石鑑定服務。
2004年於莫谷礦區的地調之行。

證明貴重寶石最重要的一張紙

1996年亨利.漢尼被特別任命為巴塞爾大學的寶石學教授,更多殊勳接二連三而來。他開始繞著地球跑,以德語、英語或法語授課,並持續發表寶石和珍珠相關議題的報告和學術論文出版物。漢尼也為SSEF塑造了永續經營的條件,並帶領著實驗室來到現今全世界認可的重要地位。正如他自豪地說:「一張SSEF的鑑定報告書,是證明貴重寶石最重要的一張紙。」

2011年於拉斯海瑪-阿聯海域潛水進行珍珠研究。

2010年1月亨利.漢尼65歲屆齡退休。雖然許多人對退休生活有迫不及待的心情,但是身為鑑定所總監的他,突然要卸下職務,彷彿切斷臍帶連結似地讓他感到畏懼。「我了解每個世代需要新鮮空氣的吹拂,但就是會覺得自己像被擺放在路邊的垃圾袋、隨時會被清理掉。」他談到當時的感受心情。

僅管面臨重大改變難免有所怯懦,人總需要時間來接受和調整人生的另一個階段。「還是覺得自己心中嚮往著實驗室。」他坦言;漢尼自己不能懶散怠慢,寶石和珍珠的世界也不會放過他。今天,他仍然在許多寶石學會議或相關刊物上是位備受愛戴的長者,並從事發展特別量身訂做的培訓課程,同時他仍身兼為SSEF的研究助理。

2013年於安特衛普HRD的珍珠課程。

進一步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GemExpert(www.gemexpert.ch),提供投資和其他相關事務,包括寶石教育或研究計劃等寶石的諮詢服務。所你仍然可以在伊達-奧伯斯坦Idar-Oberstein,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峇里島N-Bali、香港Hong Kong和斐濟Fiji和他碰到面。

「當你身為一個科學家,疑問就應該無所不在。你不能停下研究,否則你將失去平衡 」。漢尼教授仍然希望學習很多東西。而更重要的是他努力傳播知識,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盡可能要保持著忙碌和活躍。

檢測101.73克拉 IIa型、D/FL溫斯頓傳奇之鑽 Winston Legacy Diamond。


譯者小語:我與亨利.漢尼

譯者與漢尼博士共事了數年,有一回漢尼博士很慎重地來問我:「你為什麼平時都叫我『Doctor Hanni漢尼博士』?」,「因為我很尊敬你啊!尤其這是亞洲女性慣有的禮儀嘛!」「你叫我亨利Henry,一樣可以尊敬我啊!」

學寶石的人可能才知道這號珠寶鑑定界的大人物,他為歐洲皇室貴族鑑定過無數的貴重珠寶,拍賣行、銀行、古董商、錶業、礦業、珍珠養殖業都仰賴他的專業和長年的經驗。他發表過無數的學術性文章,還研發儀器如測量鈹擴散處理的LIBS光譜儀、IIa型鑽石檢測儀和數種珍珠的檢測方式等等;這位長者時而幽默(冷笑話一流),突然又會很嚴肅地和你討論珠寶相關問題。有他可以擁有的傲氣,而又時時展現出謙虛的態度,十足的教授風範而又像個學生般處處學習。

亨利相當有藝術天份,甚至具有完全音感,能夠聽過中等難度的曲子後,隨即用雙手奏出相同曲調,手風琴更是拿手,雕刻方面亦有天份。他著重邏輯性思考,然而又能天馬行空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科研突破。嚴己律己也嚴以待人的亨利.漢尼不藏私,只要我們某種程度上做好準備,他總是盡量帶給對方滿滿的知識經驗。漢尼博士三度到訪過台灣,希望他有機會能多來亞洲走走。


珠寶世界 No.69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69期,2016/01出版。
撰文/Daniela Bellandi.翻譯/Judy Tu。原文刊登於2015年8月瑞士Gold’Or雜誌。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