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徵旋律般的雕刻表現極光漫舞,隨著角度的不同,綠色的部分也會出現在不同部位。(奧勒岡太陽石)
走在眾多廠商聚集的展場中,Alexander Kreis的作品很容易就吸引到買家目光,沒有特別裝飾的櫥窗和燈光,寶石靜靜的擺著就散發光采;往前一步細看,渾然天成的切磨,讓人著迷於光影在寶石內的流轉。向店家攀談,創造這一切的竟是不到三十歲、氣質優雅的青年。
自小就跟隨父親到偏遠地區尋找第一手寶石原礦,每一次的旅程都像是冒險。承襲著悠久的傳統歷史,Alexander和父母以精湛的技術,創作一件又一件經典不朽的寶石藝術作品。
集「七百年」精華於一身的青年雕刻師
Alexander成長於德國的寶石金工世家,在寶石切割、金工設計方面,父親的家族經營此業有超過200年歷史,而母親的家族甚至有超過500年歷史,可以說是有著得天獨厚的背景。或許也是生來就流著熱愛寶石的血液,從小就被寶石切磨後的炫目光彩所吸引,立定志向要當寶石切磨師;當別的小孩還在街上踢足球玩耍時,Alexander就已經能靜下心來,觀察每一顆寶石的特色,細細琢磨出寶石生命的光采。Alexander在2009年獲得德國寶石切割獎年輕組第三名時,鑽石切割名家Gabi Tolkowski讚賞他的創新風格,也看好他的發展潛力。
Alexander形容自己有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當面對一塊原石時,可以預測光線在石頭內部流動、反射的路線,當然也需要許多經驗的累積。現在他所切磨完成的寶石,大多交由母親Sonja Kreis設計、製作成首飾。在創作過程中,一家人共同討論,由大自然激發的靈感,引領著創作的道路,以切磨和金屬工藝,表現心裡對美的感受和對寶石的熱愛與情感。
Chanting of the Stars
靈感來自於彗星,在天空中一掃而過時,留下長長的尾巴,不僅在夜空中看得到,同時也聽得到聲音(註)。這個聲音,與寶石切磨的聲音十分相似;而每一顆寶石,即使是同一種類、尺寸、相同的切磨方式,所發出的聲音都不相同。這種相似,啟發、滋養了Alexander的靈感,創作出這件作品。
黃金色的鈦晶主體被塑造成彗星的樣貌,周圍柔和的線條則象徵著光線與無線電波的搖擺。此外,這件作品也象徵著伯利恆之星Star of Bethlehem遇上以煙水晶象徵的地球,並以鑽石鑲嵌出象徵神聖光芒。
註:澳洲物理學家Colin Keay研究發現因為彗星與地球的熱、磁場等交互作用,使聲波轉為無線電波,速度與光一樣,因此才能在看到彗星的同時也聽到聲音。
「彗星」可以取下單獨當墜飾配戴,同時煙水晶底座也成為獨特的寶石藝術品。從設計繪圖到為此創作研發新的工具,耗費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完成。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60期,2014/07出版。
採訪/邱藝青.圖片提供/ Alexander Kre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