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珠寶面銷第一步-掌握節奏,建立信任感

連老師開講

by JW Editors

台語古諺「做生意,沒師父」;生意經鮮活、靈敏無法炮製,更何況是富貴的珠寶行業。
問:「今天生意如何?」
答:「碰到幾組客人來看貨,和他們介紹貨也不理我,就走掉了!」
答:「奇怪最近市場調查的特別多,好一些客人進來看貨看看價格就走掉了…」

對於這些字眼圈內人一定很熟悉,從這段常聽到的對白看來問者關心,但這個賣者同業似乎每天運氣都不太好…,是嗎?非民生必需品的珠寶業,「銷售」的確存在著相當的難度,除非賣方的能力與銷售經驗相當到位,否則珠寶面銷這件事還沒有真正開始,就可能因為找不到起點就收場了,真的可惜!

銷售員是導演,掌握過程節奏

不可否認同行訪價或顧客比價者絕對有,也絕非每天都是如此,上述例子並不是運氣問題,大多是因為無法讓顧客真正消除陌生感、建立信賴關係進而有好的開端,因此銷售者無法切入真正的銷售狀態,好不容易來一個顧客卻以敗興收場,是真的很可惜。

珠寶銷售過程中所有措舉,都是以建立顧客的信賴為基礎,並逐步加大與穩固的演進過程,以達成銷售為目的。雖然生意歸生意,「營業額」說明一切,但是與顧客面銷時恰恰適得其反;面對顧客時若不知珠寶業銷售本質,一昧以「賣貨」、「業績」掛帥為中心的觀點與顧客接觸,緊接的銷售行為與結果,終將因揠苗助長而可能引起失敗的命運。

追根究底的說從還是從改變賣貨觀念做起,才能提升銷售技術。

1. 破除溝通盲點:盡快破除溝通盲點,快速建立買賣雙方之間的熟悉感與信任度。大部分來店的珠寶購買者屬於外行或半內行狀態,珠寶產品金額大、專業層次又高,因此並不是顧客不相信賣者,而是對新店家存在著陌生感;加上買者對珠寶的真偽性、品級高低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問,也可能是因為內斂而不好意思啟齒發問。

其實絕大多數顧客在這狀況心理是脆弱而內縮的,卻是有買貨需求,因此買者與賣者初步接觸時,雙方存在著很大的心理預期盲點;一個厲害的銷售員需要明瞭珠寶銷售第一線存在這個盲點,進而引領出自己的銷售接待對策,實質突破顧客心防方能無往不利,讓顧客「真正」開得了口,講出心裡的話,那才是成功的面銷開端。

2. 建立互信不要急:當顧客開口真正講心裡話時已經敲開心磚,接著可以開始建立顧客對自己的信任,但是要切記「不要急!」,一急就壞了!大家都想盡快和顧客之間建立互信關係,緊接能快些推薦商品達成銷售。其實很少有顧客與賣者間可以快速建立互信,即使是朋友介紹來的新顧客對方也會觀察一下才

講「心裡話」,因此當破除溝通盲點後,與顧客互動狀態需要處於有節奏的互動,高低起伏、不疾不徐。數字會說話、「業績」代表銷售績效、沒錯!以營利為主的珠寶事業體無論大小,「生意業績」代表實質利益與存活,其實業績目標意識與實際面銷步驟完全處於對立狀態,在銷售中不可不慎!

3. 加深信任靠專業:「熱誠」、「溫婉」的初步互動關係是挑起銷售互動的第一步,真正能使顧客加深信任的重要條件卻是「專業」,需要逐步釋放專業知識與業界訊息給買者,依照與顧客的互動關係而定,不多不少。能不能使顧客加深並完全「信任」賣者是一件珠寶能否順利成交的關鍵,因此交互運用「熱誠」、「溫婉」、「專業」以掌握銷售節奏,這其中「專業知識」在銷售節奏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骨幹結構作用。

一次完美的珠寶銷售過程之中包含著理性與感性層面,銷售者要充分掌握運用專業知識以提升顧客的信任,加上其他理性的銷售條件諸如價格、未來增值可能性、稀有性等優勢,再者使顧客於買珠寶過程之中覺得輕鬆、舒適與被尊重,並感受到完全可信賴感的專業,加上一些知性的知識交流與提供,感性現代的氛圍將使銷售無往不利。

4. 盡快洞悉顧客目的:絕大多數的顧客來店絕對有珠寶目的,來買什麼品項?大致預算?需要什麼樣的對應?越早洞悉絕對越有利,因為賣者就更能夠早先擬定洽談方向與步驟,因此洞悉顧客來店的「目的」是銷售中的利器。

若直接問「您要找克拉鑽嗎?」、「您要送人的嗎?」、「您的預算大約多少?」除非顧客的買貨步調很直接,否則以上述問的方式來了解顧客買珠寶目的與狀態是下下策,以觀察去理解顧客訊息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經驗不足者容易因誤判而接待不順或喪失商機,再者或親切聊聊以引出顧客資訊也是不錯方式,但須注意措辭,別被顧客認為旁敲側擊而留下不良印象。


珠寶世界 No. 60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60期,2014/07出版。

撰文/連國焰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