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世界最美麗最大顆的珍珠皆來自於南太平洋的天然海水珍珠,也是我們常說的南洋珠(South Sea Pearl)。
如何挑選南洋珠
挑選南洋珠的要訣不外乎大小(Size)、顏色(Color)、形狀(Shape)、表面特徵(Face)及光澤(Luster)五個要素。
一、大小 (Size)
珍珠大小以公釐(mm)為單位,白色南洋珠和金色南洋珠的母蚌通常可以培育出9~14mm的珍珠,所以14mm以上的白色和金色南洋珠產量非常少。
大溪地珍珠(黑珍珠)則體形較小,通常以8~13mm為主,13mm以上數量便非常少見。
二、顏色 (Color)
白色南洋珠以白色、灰白色、銀色、奶油色、銀白色、銀粉色、銀灰色為主,通常以略帶銀粉色系最佳。
金色南洋珠以淡黃色、黃色、香檳色、金色為主,其中以帶有香檳色系及黃金色最好。
大溪地黑珍珠則會有十多種色系出現,其中又以灰色、櫻桃綠、墨綠色、藍綠色、黑色較常見,當中以櫻桃綠及藍綠色最少見。
三、形狀 (Shape)
大部份的珍珠形狀都會呈現出不規則的形狀,在數以百萬顆的珍珠當中,專業人員會將珍珠區分為圓形(Round)、近圓形(Near Round)、橢圓形(Oval)、水滴形(Drop),鈕釦形(Button),不規則形狀的巴洛克(Baroque),和無核的客旭狀(keshi),通常正圓形的珍珠佔比不到5%,所以非常珍貴。
四、表面特徵 (Face)
國際珍珠投標會將南洋珠的表面乾淨度,依照品質分別區分為四個等級。
等級 | 敘述 |
---|---|
TOP | 以整顆珍珠的表面乾淨度來評估,需達到近95%以上的表面乾淨度為標準。 |
AAA | 代表著珍珠的表面乾淨度介乎於95%~75之間。 |
AA | 表示珍珠的表面乾淨度在75%~50%左右。 |
A | 通常珍珠表面特徵超過50%以上就會被分類為這個範圍,所以一顆表面乾淨度高的珍珠,價格會非常的昂貴。 |
目前AAA南洋珠項鍊的參考市價會因顏色,光澤,乾淨度和品牌知名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價格約在150萬~300萬元左右。
五、光澤 (Luster)
南洋珍珠的光澤源自於一顆珍珠在母蚌中成長的過程,同時也代表著這顆母蚌的優劣,體質強壯有力的蠔能夠不斷分泌珍珠質來包裹珠核,因而產生出美麗的珍珠,所以評定珍珠光澤是所有珍珠在挑選的過程中,最難評估也是最困難的一部份,專家通常會觀察珍珠表面在外來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鏡面效應來分析珍珠層的厚度和珍珠層的好壞,一顆光澤亮麗的南洋珠,通常會在珍珠的表面上反射出自己的身影,如果能夠進一步看見自己臉部的輪廓,代表這顆南洋珠的珠層結構非常完整細膩,所以能夠呈現出最美麗的珍珠光澤。
珍珠如果沒有美麗的光澤就無法展現出牠的貴氣,所以在選購南洋珠的所有條件當中,這才是最需要特別留意的要訣,因此任何一顆能夠散發出美麗光澤的珍珠都屬上品。
養殖珍珠的問世
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日本人御木本幸吉先生在1893年成功養殖出一顆半圓形的珍珠,成為人類史上第一位成功養殖珍珠的人。19世紀初,海水珍珠便在日本專家的培育下,從日本沿海補捉了大量的日本蠔(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開始繁殖生產成為現在的日本珍珠(Akoya Pearl)。
然而日本蠔因為體積小存活率不高,成功養殖的珍珠最大只能到9 mm,產量及品質遠遠不及當時市場的需求,形成一珠難求的盛況!
天然海水珍珠:南洋珠
於是養殖業者便開始在南太平洋一帶尋找更大更有生命力的白唇蠔和金唇蠔(Pinctada maxima)。
北至菲律賓,緬甸,印尼,南至澳洲的北部沿海一帶補抓野生的蠔貝放養,甚至遠到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群島尋找到黑唇蠔(Pinctada Margmaritifera),開始培育又大又美麗的南洋珠。
仿珠:南洋貝珠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珍珠飾品,絕大部份都是仿制的人造珍珠,佔了將近99%,剩餘的天然珍珠當中又以中國的淡水珠佔了96%,所以消費者在選購南洋珠時,一定要問清楚,千萬不要把南洋貝珠當成南洋珠來購買。
珍珠的歷史
珍珠自古以來便是皇室貴族的最愛,常在宮庭中的皇冠服飾和御饌用品中見到它的身影。
遠在三千年前的波斯灣地區便發現來自於海洋的天然海水珍珠,在西元11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大量被帶回歐洲的珍珠,便成為貴族競相擁有的象徵。
天然珍珠不易被發現,產量稀少且價格昂貴,在2018年11月蘇富比拍賣會舉辦了拍賣史上最重要的皇室珠寶收藏之一,「波旁.帕爾瑪家族皇室珠寶」專場拍賣,其中所賣掉的一顆約15mm~19mm的天然變形珍珠(上圖),拍賣價格便高達3,617萬美元(約10億元台幣);另一件由119顆天然珍珠所組成的古典項鍊(下圖)也不惶多讓,以約227.85萬美元的高價成交。